海耶克上下古今從不同的角度觀點、案例經驗,反覆證明資訊是分散而獨特的,因而形成一道道的鴻溝。由是之故,政府干預市場則必然引發「始料不及後果」以致反效果。

無定向風

始料不及定律

2009年07月30日
因海耶克的「始料不及的後果」( unintended consequences)而得名的「始料不及定律」( 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)真的不可思議。印尼大海嘯後,國際救援組織本着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的信念,為漁民購置全新漁船、配以先進設備。不幸,魚獲不升反跌,皆因新船連魚苗亦一網成擒;斷子絕孫,魚獲焉能不跌?
儘管用心有別,這個故事跟大躍進時代毛主席下令趕盡殺絕麻雀的經驗有點類似。在毛主席眼中,麻雀吃穀物,是害鳥;由是發揮其過人的領袖魅力,動員全國人民 24/7打鑼打鼓,嚇得麻雀整天亂飛,終致筋疲力盡致死。麻雀是少了,可是害蟲的尅星也少了,結果穀物的收成大跌。
再又如愛爾蘭、澳洲及台灣的膠袋稅;開宗明義是寓禁於徵,叫人少用膠袋以促進環保。抽膠袋稅後,這些「先進」地方的膠袋用量卻不降反升。效果適得其反,一方面因為少了可供循環再用的購物膠袋,人們要另外買膠袋裝載廚餘、垃圾;另一方面,方便顧客的預製膠袋包裝無循環再用之效。此消而彼長,膠袋用量由是增加了。

處處都在、無處不在

新近在 BBC聽澳洲最是當紅的經濟學家 Joshua Gens( 1968-)說教仔經,那又是另一種「始料不及的後果」了。為了鼓勵大女戒尿片,每趟她成功上廁所,他都以朱古力為獎賞。尿片是戒了,女兒可卻頻頻上廁所。為了讓女兒學曉合作扶持,每一趟她幫弟弟上廁所,姊弟倆都有朱古力吃。結果?姐姐不斷灌弟弟飲水。
從促進穀物收成般的家國大事,到幫小孩子戒尿片般的瑣屑小事,「始料不及定律」不斷發揮威力;處處都在、無處不在,自然得跟地心吸力不相上下。這當然又不是個上有政策、下有對策,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的博弈現象。像《信報》社論說的,這一切都是主事者「思慮不周」之過,而這又跟 地心吸力那樣,是走不掉的。

 

 

寒天飲冰雪、冷暖心自知

坦白從寬。起初看海耶克說「始料不及的後果」,我其實如墮五里霧中,完全不知道他什麼葫蘆賣什麼的藥。盡人皆知,官僚做不做都支三十六;獎罰規則如此,要官僚想清想楚一切政策的所有後果又豈非強人所難?那麼「思慮不周」,引發這種、那種「始料不及的後果」,不又如水之往低流般平常?一切理所當然,那又值得一代泰斗,一而再、再而三掛在嘴唇邊說個不停嗎?思考了好一段日子,才給我明白了過來。
明白了什麼?須知海耶克致力於學術研究凡七、八十年(各位沒有看錯,海耶克以九十三歲高齡去世,到最後一刻依然著作不絕),他用功的基本目的只有一個——上下古今,從可以找得到的角度觀點案例反覆證明執權者不應多所干預。
在海耶克來說,執權者「思慮不周」並不單純是官僚惰性使然;更要命的是資訊先天便是獨特而分散的;寒天飲冰雪,冷暖心自知。每個人對自己眼底的境況自有一番跟別人不大一樣的掌握體會。境況有變,體魄、資質、性情、嗜好、口味……不同的人亦有大不一樣的反應。對這一切,執權者又焉能一一考慮,在政策上統統加以照顧?問題也不單純是官僚們是否有這個心,力亦有所不逮也。

 

 

搔不着癢處

有見於放牧導致非洲的草原加速沙漠化,以致全球氣候有進一步暖化之虞,挪威政府盡其地球之友的世界公民責任,斥資幫肯雅牧民轉業捕魚,讓草原得以休養生息。果然,轉業捕魚改善了肯雅牧民的收入。
收入多了,換作是挪威人,容或會置業以提升家居環境。肯雅人可不來這一套,他們增置牛隻放牧。挪威政府無私之舉非但沒有改善草原沙漠化,反而令情況惡化。好心做壞事,表面看亂子出在挪威政府沒有了解清楚肯雅人的投資、消費取向便貿貿然助其轉業,那當然是「思慮不周」了。
然而要扭轉沙漠化的不堪局面,要克服的可又不止於肯雅人置業取向這道資訊鴻溝而已。更重要的是搔着癢處,照顧肯雅人的切身利益——牛隻是私產,草原則為公有——那是一道更大的資訊鴻溝。

 

 

處處資訊鴻溝

不管你是阿當•史密斯的追隨者還是馬克思的信徒,你都不能否認世間上到處都是這樣、那樣的資訊鴻溝(或者父母子女之間,「你不明白我的苦心」、「你不了解我」的代溝;以至曾蔭權那「我代表香港人」的認知障礙)。鴻溝處處,那不是互相尊重、細心聆聽便解決得來的。解決不了,那怎麼辦?海耶克的對策簡單不過:有權在手的人,少作干預,以免引發大大小小「始料不及的後果」,甚至反效果。
為什麼針對有權在手的人?沒有權在手,要人們環保也好,要小孩子戒尿片也好,便得動之以利,照顧他們的切身利益。儘管這樣做還是免不了引發這種、那種「始料不及的後果」;然而各取所需、互惠互利,整體而言,大家的境況都得以提升,那又豈不快哉?
政府插手干預市場運作則是另一回事了。人皆生而平等,一些人騎在另一些人的頭上指指點點、作威作福,無論是在倫理或道德的層面都說不過去。然而倫理、道德都是主觀得很的準則,難有共識。(環保分子站立的道德高地令人望之生畏、噤若寒蟬,那可不表示大家都同意其手段。)
「始料不及定律」可不同了,那是個客觀得很、「科學」得很、可以量度檢定的現象,大家可以來個擺事實、講道理,用共同接受的準則來判斷誰對誰錯。那又怎不省口水得多?
你說抽膠袋稅的目標是保護環境嗎?沒有問題,可是你知得道開徵新稅會引發什麼後果嗎?若然始料不及的後果之一,是膠袋的用量不跌反升,那不又證明抽膠袋稅的手段跟環保目標背馳了嗎?

政策在明、對策在暗

出現這始料不及的反效果,不是人們不環保或蓄意跟地球之友過不去。只是抽膠袋稅之舉踐踏「與人方便」這個「普世價值」,那麼生意人以至消費者扭盡六壬以為對付,又豈非正常不過?政府的規條、稅律在明,人們的計仔、對策在暗,出現這種、那種始料不及的後果,殺官僚們一個措手不及,又豈不理所當然?
讓我在此再說一遍,「始料不及定律」不是盲目地反對執權者干預市場運作,亦不是鼓吹教條主義的放任無為,而是擺事實講道理,指出罔顧人們切身利益的干預,往往引發始料不及的後果,甚至是跟政策初衷背馳的苦果。當中的教訓是什麼?不用說了吧。

 

 

補白 最抗拒阿拉伯人

放大圖片
 

 

 

統計處訪問過萬住戶,完成《種族接納》報告。從設計問卷、探訪住戶、整理資料、編寫印製報告,這個調查到底動用了多少公帑?
調查發現,香港人接納的種族依次為華人、白種人、日本/韓國裔、印尼/馬來西亞/菲律賓裔、泰國/越南/柬埔寨裔、非洲裔、印度/巴基斯坦/孟加拉/尼泊爾裔、阿拉伯裔。
白種人的評級僅次於華人而猶在日本/韓裔之上,香港人是否崇洋,不用多說。教人詫異者,是香港人對阿拉伯裔人之抗拒,而最不接受的,是讓子女跟阿拉伯裔人做同學—— 42.5%的人有這個傾向。
多少香港人跟阿拉伯人有接觸?他們怎辨認得出誰是阿拉伯人?何以如斯抗拒?這樣的報告又有多大的參考價值?

 
楊懷康

(楊懷康)

@A_g@Cu`bg